图片 赫鲁晓夫吹“导弹”牛皮如何唬住西方_188比分直播▎首页
当前位置: 188比分直播▎首页 > 军事历史 > 正文

赫鲁晓夫吹“导弹”牛皮如何唬住西方

2013-03-09 16:11|军事网| 编辑: | 点击: 次 | 我要评论()


  中美进行陆基中段反导试验,日本用火箭发射监视卫星,印度试射潜射中程弹道导弹,伊朗送活猴上天,韩国第三次发射“罗老号”……围绕导弹(火箭)技术,各国俨然在上演你追我赶的戏码。其实,作为衡量一国军事实力的标杆之一,导弹更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威慑手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处于战略劣势的情况下,苏联领导人曾通过“蓄意、周密和持续的欺骗战”,用屈指可数的洲际导弹唬住西方6年。

  随机欺骗,宣传鼓动

  众所周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并无高深的“文化修养”,也无导弹领域的“技术功底”,但这些没有成为他与对手争锋的障碍。赫鲁晓夫曾详述他初识火箭的经过,当大设计师科罗廖夫介绍火箭的发射、飞行时,不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初次接触火箭技术的人,都对“这个雪茄状的巨型管子一窍不通”,“好似山羊看崭新的大门”;他们“围着它转,就像农民在集市上买印花布一样:摸一摸,拽一拽,看看它是否结实”。就是这样一个门外汉,竟然迅速成为火箭的痴迷者和崇拜者,因为赫鲁晓夫对火箭时代的来临及其威力有着特殊的敏感。



  作为政治家的赫鲁晓夫,总能利用他宣传鼓动的本领将“成就效应”最大化。一名记者曾描述说,赫鲁晓夫是一个心眼多得像马蜂窝、肠子直得像飞机跑道的怪物。的确,他所使用的快人快语式的“随机欺骗”,独具匠心的“形象包装”,以及深入浅出的“名言警句”至今令人耳熟能详。1956年访问英国时,他就让对方吓了一跳。

  在那次访问中,赫鲁晓夫以苏联的导弹技术为核心发表了着名的契克斯别墅“炉边谈话”,让英国人从学者到政要从此记住了“8枚火箭就将英伦三岛毁于一旦的魔咒”。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回忆说:“父亲自认为已做好较量一番的准备,2月的P-5型火箭试验后,他手里有了一根大棒,必要时可以拿来吓唬吓唬难以说通的欧洲谈判对手……宁可在谈判桌旁使用核武器,也别到战场上使用,既然如此,又何必保守秘密呢?在这方面吹吹牛也无妨”,“父亲不停地进攻,甚至到了没有分寸的地步。他在谈话中突然问对方知不知道多少个核弹头可以摧毁他们的国家。例如在契克斯别墅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宴会中艾登(时任英国首相)的妻子问我们:你们都有些什么火箭?射程远吗?我说:远啊。我们的火箭不仅可以打到你们的英伦三岛,而且射程比这还远。’”


  豪言壮语,恐吓敌手

  1957年8月,苏联成功试射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R-7,同年10月,苏联用R-7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这一成就让世界再次听到莫斯科的“豪言壮语”:苏联已经可以“用火箭将核炸弹扔到大洋彼岸”,苏联拥有“连太空中的一只苍蝇都能击中”的反导弹武器。“我在辩论过程中说了漂亮话,好让我们的敌人清醒清醒,并且显示我们已经用导弹武装起来:既作为进攻性手段,又作为防御性手段。”赫鲁晓夫回忆说。


  赫鲁晓夫的“大吹大擂”的确让对手美国产生“心惊胆战”之感。50年代后期,连美国情报专家都处于忧虑之中,他们认为苏联人正谋求建立一支占优势的第一次核打击力量。艾森豪威尔总统和他的几任国防部长同样认可了苏联在远程弹道导弹发展的某些领域中,至少在数量上领先的可能性。1959年举行的一次秘密会议上,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听取国防部长的意见后,预测苏联在远程导弹数量上到1962年年底可能以3比1领先。

  赫鲁晓夫的“虚张声势”让美国人的恐慌情绪急剧滋生,甚至直接影响1960年美国大选。那年获胜的肯尼迪在演说中渲染同苏联之间的“导弹差距”,进一步引发美国人对核战争危险的深度担忧。有美国历史学家评论说,对苏联正以何种速度获取可以打到美国的远程战略核导弹,美国人心里没底。他们的焦虑不安给赫鲁晓夫提供了一个非常诱人的机会,去抵消这样的能力赋予美国的冷战优势,甚至将此优势倒转过来。谢尔盖也在《导弹与危机》一书中称,自1956年访英后,火箭话题就成了他父亲外交活动的一张王牌,“父亲通常利用那些刚刚打算部署到阵地上或者才刚刚开始试验的火箭。有谁能核查火箭的具体数量和部署位置呢?今天在看到业已解密的当年对苏联火箭潜力的估计时,不禁为数字上的分歧之大感到惊讶”。


  这个时期的苏联的确“光芒四射”。1960年是例行军事技术视察年,从导弹的陆续列装,到部队“导弹观”的提升,再到作战能力的逐步提升,无不显示苏联军队建设的巨大成就。1960年5月,苏联击落美国U-2飞机。1961年4月,加加林成太空第一人。但这只被赫鲁晓夫称作向太空放飞的“春燕”无法阻挡美国战略力量增强带来的“倒春寒”。

  1961年9月,美国中情局经过精心评估后正式向肯尼迪通报说,在导弹领域,美国走在苏联前面。10月,肯尼迪授意国防部副部长吉尔帕特里克发表一场演说,首次向外界披露美国的核力量。吉尔帕特里克称:“铁幕并不是牢不可破,以至于强迫我们去接受克里姆林宫所炫耀的表面价值”。这一演说让西方找到了自我:原来,不存在所谓的“导弹差距”——劣势方不是美国,恰恰是苏联。

  瞒天过海,触发危机

  即便在“导弹差距”的气泡被戳破后,赫鲁晓夫依然挥动他最拿手的武器,并进行了一次大手笔的“瞒天过海”行动,结果引发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这一名为“阿纳德尔”的行动是最具冒险性的战略欺骗,苏联硬是在中央情报局眼皮底下,将几十枚导弹、几十架飞机和4400名军人运往古巴,而且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大得多的核弹头。这场骗局的“操盘手”当然是赫鲁晓夫,他未等签署行动协议的古巴人离开苏联,便远离克里姆林宫,开始“全苏大视察”,以期用此种“战略佯动”转移关注点。他将行动计划局限在只有54人知晓的范围,驻美外交人员、情报人员都被蒙在鼓里,连苏美首脑秘密联络员博利沙科夫也全然不知底细,只能在客观上成为一种战略掩护。至于执行远洋运输和工程修建任务的部队,更是有着大量可圈可点的战略伪装故事。

  “阿纳德尔”行动标志着赫氏欺骗由“动口”向“动手”转变,赫鲁晓夫想的就是“往美国人裤子里塞只刺猬”。漫长的冷战期间,美国几次动过使用核弹的念头,这次最具一触即发之势,显示赫氏这步棋使美国受到切肤之痛般的威胁。谢尔盖曾这样记述父亲的心理活动:“谁掩盖得好,蒙骗高明,谁就是赢家。”不过,赫鲁晓夫最终“冒险”失败,他持续6年的导弹欺骗战也到此结束。


  • 复制链接
  • 打印文章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
用户评论:希望朝鲜理性看安理会决议 应当理解中国难处
发表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