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还是我第一次坐高铁动车。”雷泽说,虽然早有耳闻,但上车后车厢里舒适的环境还是让他吃了一惊。告别硬邦邦的坐椅和“咣当咣当”的嘈杂声,一路上要不是手中的钢枪提醒,他觉得好像是在乘飞机旅行。
感受最深的还是高速。雷泽说,坐在车上就感觉在掠地飞行,全程只用了2个多小时,还没过够瘾就到了。
和雷泽坐在一起的山东籍新兵尹大伟则是第二次乘坐高铁机动了。去年底新兵运输,他和几百名新战友坐上了新开通的京沪高铁,从济南到杭州,上千公里的路程仅用了不到5个小时。“路上,接兵干部都说我们赶上好时候了,他们当新兵那会,几百公里路程都要颠簸十几个小时。”尹大伟说道。
“快捷、舒适,高铁的开通让铁路军交运输跨入了新时代。”驻上海铁路局军代处主任任志勇告诉记者,从管区内第一条高铁线路开通至今,他们已经通过高铁成功输送官兵200多批次。
全新平台,军交保障面临新挑战
“近两年,我国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驻上海铁路局军代处政委沈海荣介绍,上海铁路局管区内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京沪、沪宁、沪杭高速铁路相继开通运营,还有多条高铁正在建设当中,高铁网络已经成为这一地区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巨大的铁路运输变革,给军交保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列车提速,逼着保障提速。“兵贵神速,未来战场讲求‘快’吃‘慢’,迅捷的高铁符合了这一要求,成为未来战略输送的重要保障手段。”沈政委告诉记者,高铁大大压缩了军交保障的反应时间,高铁列车每站停车不过两三分钟,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快上快下、快装快卸、多拉快跑”的能力。
——信息化程度高,指挥模式面临跨越式发展。高铁指挥调度都是基于信息化网络,这对军交保障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从传统的人工作业指挥,到网上指挥调度,军交保障在指挥模式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驻上海铁路局军代处运输处参谋毕晓光深有感触,作为铁路线上的老兵,他第一次参观虹桥站指挥控制室时,一大片指挥控制按钮和上面密密麻麻的字母标志,让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本领恐慌。
——车站改建,军交需抢占一席之地。为满足高铁需求,一大批现代化的车站、站台如雨后春笋纷纷落户高铁沿线。“在这股高铁建设浪潮中,必须确保军交运输在新车站中占有一席之地。”驻上海虹桥站军代处主任俞阳介绍,以上海虹桥站为例,作为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如果没有为军交保障预留空间,部队运输效率将大打折扣。
——车辆升级,配套设施待完善。高铁建成后,一大批新型高速动车组列车投入使用,相比传统列车,新型列车在室内空间、结构上都有较大改进,需因地制宜,完善配套设施,满足部队武器装备运送需求。